上一版
   
网站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邵阳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09-12
2014-09-12 第03版:百家论坛 大 |  中 |  小 

论张荫麟

作者:胡文辉 来源:邵阳日报 字数:1428
    张荫麟(1905—1942),自署素痴;广东东莞人。
    张氏未出茅庐已头角峥嵘,与夏鼐、钱锺书、吴晗合称清华文学院四才子,又与同样出身清华的贺麟并称“二麟”。其中张、吴皆治史学,皆少年英发,而张中年夭折,吴半路从政,其学俱未大成;二氏各有专长,张方面更多,气象更大,故梁山点将,舍吴而取张。以其著作早成,捷才无匹,故置诸地捷星一席。
    张氏1922年考入清华学校,在校时已勤于著述,深得梁启超赏识,当面称他“有作学者的资格”;毕业后藉公费留美 ,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哲学及社会学 ,不待五年期满即返国 ,故未获博士学位。当时陈寅恪向傅斯年荐之云:张君为清华近年学生品学俱佳者中之第一人 ,弟尝谓庚子赔款之成绩 ,或即在此人之身也。……其人记诵博洽而思想有条理 ,若以之担任中国通史课,恐现今无更较渠适宜之人。若史语所能罗致之,则必为将来最有希望之人材,弟敢书具保证者,盖不同寻常介绍友人之类也。”可谓推许备至矣。
    张氏论学多方,而以史学为归,留学时致友人张其昀函有谓:“国史为弟志业,年来治哲学治社会学,无非为此种工作之预备。从哲学冀得超放之博观与方法之自觉。从社会学冀明人事之理法。”而其最重要的成就 ,乃在两方面:一为科技史,如《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纪元后二世纪间我国第一位大科学家— — — — —张衡》 、宋卢道隆吴德仁记里鼓书之造法》、《〈九章 〉及两汉之数学》 、中国历史上之“奇器”及其作者》、沈括编年事辑》、燕肃著作事迹考》;一为宋史 ,如《南宋亡国史补》 、宋初四川王小波李顺之乱(一失败之均产运动)》 、宋太祖誓碑及政事堂刻石考》 、宋太宗继统考实》。凡此在当日多属开拓性的选题。其次复有两方面:一为思想史,包括就老子年代问题对梁启超的辩驳,就中国哲学史问题对冯友兰的评论,于朱熹的太极说 、王阳明的知行说 、洪亮吉的人口论亦各有评述;一为古史 ,包括对顾颉刚古史方法与见解的质疑 ,对《古文尚书》真伪问题的平议。其余散论尚多 ,论哲学论政治 ,评人物评图书 ,新旧中西 ,无不涉猎。今人所 编《张荫麟文集》 、素痴集》不过辑其要目,尚未完备。
    此外,更有通史《中国史纲》(又名《东汉前中国史纲》、《中国史纲[上古篇]》)一种,虽意在普及,篇幅无多,然高屋建瓴,突出关节,加之析论精简,文笔流动,实为平生学力精神的融贯,宜乎一纸流传,而誉者如云。
    胡适晚年评张氏著述云:“集内的尚书考一篇(按:当指《伪〈古文尚书〉案之反控与再鞫》),他的方法和我的《〈易林〉判归崔篆》的方法一样,算是全集中最好的一篇。还有一篇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的材料写的沈括传(按:当指《沈括编年事辑》),也写得很好。此外好的文章很少。这个人可惜死得太早了!”又指:“张荫麟以前的文章都发表于《学衡》上。《学衡》是吴宓这班人办的,是一个反对我的刊物。……他与他们那一班人相处,并没有成熟。”胡似因反感《学衡》派,而于张氏评价过苛。尽管如此,胡公以近古稀之年,仍表示欲读《中国史纲》一过,则《史纲》之作,固亦足以入其法眼也。
    张氏早年苦追伦明之女伦慧珠,而婚后不偕,复钟情于容庚长女容琬;抗战时与伦离异,而容另有所归。此后他由西南联大转往浙江大学执教,并兼《思想与时代》月刊的编务,生活忙乱无序,竟以肾炎发作而猝亡于贵州遵义。
    治学之成或不成,人各有其因缘。张氏寿仅三十七岁,已为文近两百篇,百余万言;而陈寅恪则三十七岁时,始撰写平生第一篇论文《大乘稻芊经随听疏跋》。使陈年寿如张之短促,固一无所成;使张写作如陈之矜持,不亦一无所成耶?
返回本版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新媒体部:0739-5322649 采访部:0739-5309999 编辑部:0739-5319566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