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广告刊登 | 宝庆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8-18
2015-08-18 第04版:百家论坛 大 |  中 |  小 
思想者营地

闲谈花轿

作者:欧阳梅先 来源:邵阳日报 字数:1597
    轿 ,大概在夏朝前期就出现了 ,当时称“舆”。史记·河渠书》载:禹抑洪水十三年……陆行载车 ,水行载舟 ,泥行蹈毳 ,山行即桥。”按《正字通》的解释 ,此处的“桥”就是 指“轿”:盖今之肩舆 ,谓其平如桥也。”所 谓“肩舆”就是指人抬的轿子— — — 把一样像车箱的座具缚上两根长竿 ,上面坐人 ,放在肩上抬着走。肩舆”盛行于晋六朝。但唐代明令只许皇家及朝廷高官使用 ,禁止士庶乘坐。直至宋代才正式 称“轿”。宋太祖赵匡胤也规定了“非品官不得乘暖轿。”暖轿”就是指轿顶用布盖 、四周饰布帷的封闭型轿子 ,又称“暗轿”。至宋高宗赵构南渡临安(今杭州)后 ,才准许民间用轿。自此 ,轿便成为日益普及的代步工具。
    至于花桥及用花桥迎亲的习俗 ,也非自古就有。据《东京梦华录》、五杂俎》等书所载 ,后唐 、五代之前无论官民 ,结婚都是用马拉车辇迎娶新娘 ,而花轿迎亲大约始于北宋中期。当时汴京(今开封)就 有“花檐子”迎接新妇的风气。宋廷南迁后 ,花檐子”才被制作装饰华丽的“花轿”或 称“大红花轿”又 叫“喜轿”)所取代。花轿迎亲的风俗逐渐时兴 ,并一直传承下来。诚然 ,现代已普遍用车迎亲了 ,花轿早已冷落 ,然而 ,花轿迎亲的两个传说故事仍一直留在我的脑袋中。
    一说是:宋廷南渡之初 ,高宗赵构往宁波逃窜 ,途中遭金军拦截 ,冲出包围后人已落单 ,惶恐间又被一片湖水挡住去路。追兵将至 ,高宗准备投湖自尽。正巧被一个在湖边洗衣裳的村姑看见 ,指着湖水对他说:相公快快下去 ,只管仰起鼻孔透气 ,我自有办法搭救于你。”高宗依言照办。村姑旋将手上白纱迎风一抖,撒去把高宗遮住。金兵赶来不见高宗便问村姑 ,村姑手指一方说他向那儿逃跑,救了赵构一命。事隔两年 ,高宗传旨寻访那 位“救驾”村姑 ,却无人领功。于是高宗又传圣旨:凡宁波女子出嫁特许乘四人抬花轿— — — 正是皇后所坐八抬鸾驾一半。人 称“四明轿子”,故宁波别 名“四明”。从此 ,花轿迎亲之风便流传开来了。
    另一说则是:宋高宗赵构被金兵追杀 ,逃到宁波一个小村落。眼看无处藏身、束手待缚之时 ,他正好看见前面有个村姑坐在底朝天的大谷箩筐上 ,边做针线话边照看摊晒的粮食 ,于是急忙上前求救。村姑当机立断 ,掀起谷箩筐 ,让赵构蜷缩里头莫吭声。赵构为了保命顾不得尊严 ,只好照办。金兵赶来盘问坐在箩筐上的姑娘 ,她若无其事地指着远方说:有人朝那边去了。”骗走金兵 ,赵构脱险。为报救命之恩 ,赵构表白身分并与姑娘约定:等自己安定后便迎娶她进宫。两人相约:来接她时 ,以挂在屋檐下 的“花布褴”(一种简便小围身)为凭。谁料赵构辗转回到皇宫后将此事告诉母亲 ,却被母亲无意中泄露了出去。后来 ,当赵构派使者护送皇家花轿 、半副鸾驾仪仗 、凤冠霞帔来接那位村姑时 ,只见全村所有姑娘的人家都在屋檐上挂出同样 的“花布褴”。使者难辨真假回宫禀告高宗。因距上次来村时间已久 ,赵构也无法记起姑娘真相 ,便索性下旨 ,凡浙东一带女儿出嫁 ,都可享用半副鸾驾、帔霞戴凤 ,并坐花轿。用这堪比公主 、郡主出嫁待遇于民 ,以示皇恩浩大。于是花轿迎亲广为流传。
    历来对于花轿的制作也很讲究 ,其尺寸 、饰物都有一定规矩。一般是全部为木制结构豪华 型“硬衣式”花轿:尺寸与吉利的“六”字相合 ,即一尺六寸见方 ,高六尺。轿身造型为四方四角出檐宝塔顶 ,四角翘檐各立一只展翅凤凰 ,口含琉璃珠穗;轿底下垂三尺六寸红绫彩球 ,挂铜铃;轿身四边精雕细镂 ,彩绘麒麟送子 、龙凤呈祥、八仙过海等图案。这种花中南方地区比较流行。而北方地区 的“软衣式”花轿 ,则在轿框的四周罩以红色绫罗帷幕 ,亦称轿帏。轿帏上所绣画面丰满充实 ,图案纹样生动 、新颖 ,讲 求“图必有意 ,意必吉祥”,如绣金鱼闹荷花 、丹凤朝阳 、富贵牡丹 、万事如意等。轿帏材料和图案的颜色搭配一般非常鲜艳 、热烈 ,烘托婚礼喜庆气氛。据传 ,南宋孝宗曾为皇后制造 了“龙肩舆”,用朱红漆的藤子编成座椅 、踏子和门窗,内有红罗茵褥 、软屏夹幔 ,外有围幛和门帘 、窗帘 ,顶上面装饰着四条走龙。堪称中国史籍可查的最豪华花轿了。
    
返回本版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新媒体部:0739-5322629 采访部:0739-5309999 编辑部:0739-5319566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