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3-07-17 第01版:新闻频道
| 大 | | 中 | | 小 |
|
只有把根扎在人民群众之中,艺术生命才会生生不息— — — |
苗乡授徒记 |
|
|
作者:记者 袁光宇 通讯员 阳望春 孟坤吉 来源:邵阳晚报 字数:1253 |
|
|
|
7月14日上午9时 ,一场依依惜别在苗乡城步丹口镇发生:就在湖南芒果树艺术团的六位老艺术家即将登车离去之际,47岁的下团村妇女龙腊娥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快速冲出人群 ,一把抱着潇湘电影制片厂原导演宋伟的脖子泣不成声。龙腊娥的举动迅速引起连锁效应 ,一时间 ,另外五名老艺术家的脖子都也被徒弟们紧紧抱住 ,迟迟不肯松手…… 这群来自省城的老艺术家,从6月21日来到丹口传徒授艺,到当日离去,整整在苗乡生活了23天,在苗乡留下了永不熄灭的文艺火把,与苗民结下了地久天长的深厚友谊。 湖南芒果树艺术团是2010年省广电系统组建的一个中老年艺术团,专门致力于城乡群众文化艺术的传播和发展。通过省发改委驻丹口扶贫开发小组的牵线搭桥,芒果树艺术团与邵阳及城步建立了密切联系。2011年12月,该艺术团在香港以邵阳民歌《乡里妹子进城来》为主打歌曲,获得了世界华人艺术联合会颁发的声乐“大金奖”;2012年底,该团再以《崀山神韵》、《乡里妹子进城来》两首歌曲,在台北高雄获“乐享·文化”中老年艺术节银奖。2012年5月10日,该艺术团在赴城步慰问演出时,得知苗乡城步民间歌舞活跃但缺少正规的指导和编排,萌生了奔赴城步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念头。 今年6月21日 ,在团长石方安的亲自率领下 ,六名国家一级演员级别的老艺术家一起来到城步丹口。他们与苗民同吃同住同训练 ,在短短时间内 ,以当地朴素的苗族歌舞为基础 ,排练出了8个民族特色鲜明 、表演规范到位的节目。7月12日 ,国家民委专职委员李文亮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报翔等领导莅临丹口调研时 ,对芒果树艺术团老艺术家献身苗乡播撒文化的精神予以高度评价。 六位老艺术家对丹口镇少数民族文化的最大贡献 ,是大大提升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城步吊龙”的品质。原来的吊龙表演 ,用的是四台小鼓小锣 ,声音微小,气势不足。经过芒果树艺术团老艺术家们的谋划 ,城步吊龙表演改用8张直径1米的立鼓和2张直径1.5米的竖鼓同时助威 ,再辅以锣钹之音 ,声音惊天动地 ,气势排山倒海。7月14日上午 ,当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的首席运营官陈海龙来到丹口确认38.8米长的吊龙为“最长的城步吊龙”时 ,这位见多识广的首席运营官对城步吊龙的恢宏表演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芒果树艺术团的六名老艺术家个个和蔼幽默,在苗民演员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训练10名大鼓手时,5名苗家女鼓手热情大方,被老艺术家们称为“五朵金花”;相反,5名男鼓手开始时却羞羞涩涩,被老艺术家们冠以“五棵含羞草”之称。最后,为了安慰男士们“受伤的心灵”,老艺术家们又建议,将丹口镇组建的群众文化艺术团初步命名为“含羞草艺术团”。 亲如父兄姐妹的老艺术家们快要离开之前的7月13日,丹口镇党委、政府组织苗民为他们举行了丰盛的送别晚宴。在宴会上,上百名苗家徒弟齐齐双膝跪地,高举酒杯,向六位老艺术家行了最传统的拜师礼。 芒果树艺术团团长石方安说:“我们走了,但我们还会来。我们名义上是老师,但真正的老师永远是人民群众自己。我们只有把根扎在人民群众之中,我们的艺术生命才会生生不息!” |
| 返回本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