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邵阳论坛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3-09-16
2013-09-16 第06版:新闻 焦点 大 |  中 |  小 

谁泄露了上千万公民个人信息?

——揭开偷窥个人隐私背后的利益链

作者: 来源:邵阳晚报 字数:1207
(上接一版)
    据公司负责人张华(化名)供述,公司主要是通过电话营销出售一些假冒伪劣的药品、保健品,刚开始业绩很差,工作人员都是盲目拨电话号码,打几百个电话也许能碰上一个买家。去年10月,偶然发现在网上能买到一些患者电话。“我们花钱买了上万条个人信息后,电话营销精确度大大提高,生意好得出奇。”
    顺线追踪 ,张家口警方又追查到多名贩卖个人信息 给“博藏”公司的中间商。一名来自安徽的中间商郑前介绍 ,他本人是做山寨版儿童学习用品生意的 ,为了节省成本 ,他最初花了一万多元买了两万多条个人信息,推销效果很好。后来郑前购买的个人信息越来越多 ,他开始兼职做中间商 ,把自己手头的个人信息再转手卖给别人。
                                贩卖信息“利滚利”
    据在深圳被抓获的一名中间商 、犯罪嫌疑人周强(化名)介绍 ,他最初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 ,由于老完不成业务量 ,就花1400元在网上买了几万条与保险业相关的个人信息 ,结果工作业绩直线上升。后来跳槽到一家证券公司后 ,觉得自己以前掌握的个人信息没用了 ,就想卖掉。
    “我先在网上搜索一些关键词 ,加入特定的QQ聊天群 ,发现里面可热闹了,买卖个人信息跟赶集似的。过去花1400元买来的信息 ,卖了十多次后 ,净赚八万多元。”周强说。
    通过中间商再往上挖,警方终于找到了泄露个人信息的多处源头。其中一名源头犯罪嫌疑人王刚(化名)是山东某电信公司的网络维护人员。据交代,去年3月,一位朋友希望他提供部分拨打某“400”专属号码电视购物人群的呼叫记录,他就把一些个人电话号码卖掉,一条信息四毛钱。
    在警方查获的个人信息泄露源头中,有电信公司人员 ,也有快递公司 、银行 、医院 、学校 、工商局等部门工作人员 ,都是方便获得个人信息的部门。办案民警告诉记者 ,这些源头犯罪嫌疑人利用自身岗位的特殊性 ,无须成本就能获得个人信息然后售卖 ,是无本取利。下家购得这些信息后,既可以供自己营销 ,还能再多次卖给另外的下家 ,一本万利。
    由于几乎没有门槛 ,贩卖个人信息的从业者越来越多 ,产业链也越来越庞大。在此次张家口市公安局抓获的一名犯罪嫌疑人手中 ,警方发现他一个人就拥有300多万条个人信息 ,姓名 、电话 、住址、爱好 、家庭成员状况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标注。不仅分为高端客户 、白领名录 、普通百姓等诸多大项 ,大项里详细分有各种小项 ,如高端客户还分为手机VIP用户 、高尔夫会员 、银行高管等。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刻不容缓
    目前,这一特大个人信息泄露案件中33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贩卖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获利巨大,有的甚至严重危害社会治安,比如有人利用泄露的个人信息绑架勒索。但‘情节严重的 ’,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一位民警说。如何 算“情节严重”,现行法律也没有明确 ,此次张家口警方多次与检法机关磋商 ,最后定的是贩卖公民个人信息3000条以上 ,交易三次以上,就算情节严重。
    业内人士表示 ,信息时代公民个人信息状况更显珍贵 ,各种个人信息泄露的行为层出不穷 ,但相关规定仍显滞后 ,完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
    
返回本版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4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晚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